血管隨著我們的年齡增加會慢慢的老化,而老化的指標通常是看「動脈硬化」的程度,動脈硬化程度高,血壓自然也會增加;身體獲得的血液變少,新陳代謝變慢,老化的速度也會變快。 如果血壓超過120/80mmHg,表示血管年齡幾乎相等於超過50歲的人,會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血壓超過130/80mmHg,表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或是慢性腎臟病、糖尿病等疾病,或是相等於60、70歲的人。 血壓超過140/90mmHg,表示有一個以上的慢性疾病,或是相等於75歲以上的人。即使沒有任何症狀,最好也可以定期量血壓;如果血壓值正常,可以1年量一次就好,如果血壓已經開始不穩定,最好可以天天量、看血壓的變動或是波動。 測量血壓的方法,因為血壓隨時都會變化,可以固定在早上起床時先測量2次,取得2次的平均值,在測量完一次血壓後,需要休息1分鐘再重新量血壓;睡前的時候再測量2次,取得2次的平均值,可以了解一整天的血壓狀況。 而量血壓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心情平靜、環境安靜,同時要用裸露的手臂測量,會比較準確。
正常血壓:收縮壓<120mmHg 且舒張壓<80mmHg。
高血壓前期:收縮壓 120-129mmHg 且 舒張壓 80 mmHg。
高血壓:
第一期 : 收縮壓130-139mmHg 且 舒張壓 80-89 mmHg。
第二期 : 收縮壓 ≧140mmHg 且 舒張壓≧90mmHg。
新聞出處 : Heho健康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910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