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解質是調節人體功能極為重要的物質,從心跳節律到肌肉收縮,都是靠電解質來調控。鈉、鉀、氯、鈣、鎂、磷…..都是身體裡重要電解質,它們輔助全身神經傳導並維持體液平衡。
當電解質失衡,會導致身體很多症狀,嚴重時可能會危及性命。
電解質的重要功能,是維持體內水份與酸鹼度的平衡,當電解質不平衡,身體的水份與酸鹼度也會失去平衡,維持生命的各種生理反應會接二連三出問題。而影響電解質平衡有很多因素,日常生活中流汗、運動、洗澡以及某些藥物的服用,都有可能導致身體電解質平衡的改變,這時候需補充電解質維持身體的恆定。
一般而言,我們的日常飲食可提供足夠的電解質,例如食鹽便可提供氯和鈉的來源,但一些生理或病理性的原因,讓身體電解質流失的比補充的快速,抑或電解質累積於體內無法排出,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症狀,更甚者有生命危險的產生。
例如: 嚴重腹瀉或大量的出汗所造成大量的水份喪失時,如果只大量補充水份而未補充電解質,就會產生全身無力、痙攣、嘔吐、腹瀉等電解質失去平衡的症狀,醫學上稱之為水中毒。
例如: 腎臟病病患腎臟排泄功能下降,影響鈉、鉀排泄,體內積存過多的鈉與鉀,對生命造成危險。
血液酸鹼值檢測
人體有三大系統在維持酸鹼平衡,分別為緩衝系統、腎臟控制及呼吸系統,將血液的酸鹼值控制在7.35到7.45之間。若血液pH值低於7.35,為「酸中毒」,若血液pH值高於7.45,為「鹼中毒」。造成酸鹼中毒原因非常多,主要成因為呼吸系統因素與生理代謝因素,不管成因為何,皆可能造成病患生命危險,當臨床出現酸鹼中毒症狀時,需緊急處理避免遺憾發生。